发表时间: 2023-07-10 11:39:04
作者: 邵阳市腾爵职业中专学校
浏览:
尊敬的家长朋友:
您好!假期是未成年人事故的易发时段,为了保障您的孩子能度过一个平安、文明、健康而有意义的假期,特提示您和孩子注意以下安全事项:
一、消防安全重于泰山
1、定期泄露检查
要定期检查灶具,检查有无腐蚀、损坏等极易造成燃气泄漏的情况;不使用燃气时,若臭味非常明显,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维修、处置;定期用肥皂水检查燃气设备接头、开关、软管、阀门等部位,查看有无漏气。
2、保持空气流通
保持厨房、燃具周围良好的通风状态。如果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燃气灶具、老旧灶具和明令禁止的灶具,就会使燃气不能充分燃烧,会产生一氧化碳,造成中毒,危及生命。
3、规范燃气使用
选择使用正规厂家,确保可追溯、易检测,杜绝私自充装和使用检测不合格的钢瓶。不在安装燃气设施的室内同时使用柴、煤等其他灶具。每次使用燃气后要先关闭灶前阀,再关灶具开关。在长时间外出或不使用燃气时,切记关好自家总阀门,防止漏气造成事故。
4、维护燃气设备
在室内燃气管线上不要悬挂重物,不要把燃气管线当电器地线使用,一旦燃气泄漏,遇电火花易发生爆炸。禁止私改或乱接燃气管线设施。
5、泄气应急措施
一旦发生燃气泄漏,首先在不开关任何电器、不使用明火的前提下,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排燃气、关闭燃气总阀断气源,远离漏气点拨打电话。组织在场人员撤离泄漏现场,在室外联系抢修或报警。
6、日常防火方法
不要玩火,不要把孩子反锁在家里。检查家里是否有快速火源,比如使用锂电的电瓶车、滑板车等,当然,汽油、油漆、烟花爆竹这些东西一定不放家中。学生用燃气灶的时候,家长一定要在现场看护,避免燃气引发火灾;家里的用电设备,在使用时不要离开,用完后,要马上断电。
7、火灾应急知识
发现火灾后,第一,大喊通知他人;第二,立即离开着火区域,到安全的地方去;第三,找周围的人打119电话报警,或正确方法灭火;第四,不要轻易再返回火灾现场,不要去寻找财物或其他东西。
8
外出旅游时要注意观察商场、宾馆、饭店、旅游景点(特别是娱乐场所)的安全出口位置,一旦发生火灾,要服从场所工作人员的命令,躲火避烟,沿安全出口疏散逃生。
二、严防溺水 务必警惕
假期期间气温较高,溺水事件易发高发,各位家长一定要履行好监护职责,严禁孩子去水库、河流、湖泊、池塘等野外水域玩耍。切实教育孩子做到“七不两会四牢记”:
七不:
1、不私自下水游泳
2、不擅自结伴与他人游泳
3、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
4、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
5、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
6、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
7、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、河等游泳
两会:
1、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报告
2、会基本的自、自救方法
四牢记:
1、天气再热,不到河塘去降温
2、水景再美,不到水中去欣赏
3、水性再好,不去非游泳区游泳
4、别人再劝,不用生命去逞能
三、交通安全 牢记心中
1.出行前应提前了解天气信息,留意交通广播、道路电子显示屏的提示信息,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。
2. 教育孩子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,不闯红灯,不翻越隔离栏,在人行道上行走;过马路要走斑马线、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,同时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,做到“一慢二看三通过”。
3. 骑车或步行要靠右侧通行,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和玩耍,不得并排骑车、勾肩搭背或赛车。
4. 告诉孩子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;骑乘电动自行车,要戴好安全头盔。
5.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自觉遵守地铁、公交车、长途大巴车等乘车规范,待车停稳后,有序上下车,在车上时,要坐稳扶好,了解车上的紧急装置及逃生出口的位置;不能擅自将胳膊、头等部位伸出窗外。
6. 教育孩子不乘坐超员超载车,不乘坐无牌无照无证机动车辆,特别是寄宿学生假期往返注意乘车安全。
7. 家长驾车要时时记得谨慎驾驶,避免疲劳驾驶、酒后驾驶、路怒驾驶。
四、饮食安全 必须重视
1.由于天气炎热,家长要叮嘱孩子不能暴饮暴食,尽量不吃生冷食物,不吃路边不卫生的食品,少吃油炸食品,谨防病从口入。
2.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做到饭前便后洗手。
3.教育孩子不食变质、过期食物,避免食物中毒,拒绝不健康的食物,不购买“三无”食品。
五、外出游玩 安全第一
1.夏季气温渐高,外出时做好防晒准备,谨防中暑,备好常用药品,防止蚊虫叮咬等。
2. 不带火种进景区,尤其是在山区等植被茂盛场所游玩时,家长不要抽烟,也不要乱扔烟头,并教育孩子不玩火。
3. 不得违规进入未开发、未对公众开放的保护区、水库、峡谷、无人岛、海滩、网红景点等不明区域开展游览、探险、戏水、露营等活动。
4. 在山区、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、落石、泥石流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。
六、网络安全 务必牢记
1、与孩子约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严防孩子网络沉迷。
2. 告诉孩子不随意浏览或下载不良网站或软件,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附件,谨防诈骗。
3. 不在网上透露个人或家庭信息,慎交网友,不与陌生网友见面。
4. 不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害、虚假、侮辱、诽谤等不良言论,不在网上欺凌、辱骂、威胁他人,不在网上造谣、传谣、信谣。
5. 注意劳逸结合,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生活,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和免疫力。
七、防范网络电信诈骗
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态势愈加猖獗,手段越来越隐蔽、越发具有欺骗性,受害人数不断增加、已成为上升最快、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,为有效遏制电信新型诈骗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势头,教育小孩不要上当受骗,以下为常见诈骗手段。
电话诈骗
不法分子绘声绘色地用各种虚构的事实,例如“中奖”“被绑架”“求帮忙”等描述,都让事主很容易进入“角色”,导致被骗。
短信诈骗: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、外地号码等形式,冒充政府、企事业单位、亲友向我们群发诈骗短信。如要求电话沟通,不法分子一般会称不方便通电话,或者采用声音极低无法辨认的方式短暂通话。
恶意二维码诈骗
二维码带病毒,扫码后可能会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手机中,导致遭遇财产损失。谨慎对待陌生二维码,不可随意扫描。
冒充熟人、单位领导诈骗:不法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、同学、朋友、单位领导,通过借钱、垫付、生病住院、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受害人汇款,实施诈骗。
刷单返利类诈骗
不法分子在网上或QQ群、微信群发布兼职刷单刷信誉信息,利用丰厚报酬作诱饵,实施诈骗。该类诈骗一般会先让受害人先尝到甜头,然后逐步加大刷单的金额,当骗取金额足够大时,不法分子随即消失。
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
不法分子在各网络社交平台,以推广免费游戏产品或高价回收账户作为诱饵,实施诈骗。该类诈骗一般针对游戏爱好者,学生群体易上当受骗。
八、预防性侵害
1.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律知识,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性侵害,鼓励孩子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2.孩子外出,尽量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,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;注意周围动静,不要和陌生人搭腔,如有人跟踪或纠缠,尽快向大庭广众处靠近,必要时可呼叫;夜间外出结伴而行。有必要时,家长一定要亲自接送。
3.孩子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,未得家长许可,不可在别人家夜宿。特殊情况需要入住酒店时,孩子应向家长报备情况,向酒店提供家长信息和同行人员信息。
4.避免孩子单独和陌生人在家里或安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,尤其是陌生人家里,同时也要警惕异性熟人长辈或亲戚。
九、用电安全
1.不乱接乱拉电线,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、铁丝代替。
2.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,要先切断电源,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,不可直接泼水灭火,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。
3.不要用手、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,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。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,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,造成电器短路,着火。
4.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、晾晒衣物,以免发生危险。
5.在家中不要用手触摸总开关。做到两关 :走前关灯、关电源、
6.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;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,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;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,应呼喊成年人相助,不要自己处理,以防触电。
7.不随意拆卸、安装电源线路、插座、插头等。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,也要先关断电源,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。
十、防雷、防山体滑坡
1.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。因为下雨时,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,如果用手扶大树,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。所以,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 5米以外。
2.下雨时不要在水边(江、河、湖、海、塘、渠等)、洼地停留,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,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。
3.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,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。
4.打雷时,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,防止雷电直击室内。
5.暴雨过后,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、墙体、坑塘等,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。
6.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,如遇暴雨天气,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。